面對台灣教育界對建構論的熱衷討論,本文呈現筆者於1997年在新竹師院「兒童發展理論與幼教實務」研討會裡對兩位主要講員的回應,以及在會議現場與之後繼續建構的想法,提出對建構理論之討論的質疑、持續思考,以及對建構課程的一些提醒。筆者認為:強調建構源自內裡,或強調建構乃來自外在環境對心智的影響,都是將社會與心智二分的不適切看法。這様的區隔將會化約兒童與世界之互動的可能性,如將社會互動概念化為個體內在或是兩個個體之間發生的事,或將建構看成是純粹思維的過程。為了避免落入將建構者與文化二分的陷阱,筆者提出「創塑意義」一詞,以刻劃人與文化相互構成的過程中,人之建構和文化相繫卻又不失主動獨特性的變動關係。認定人與文化的複雜辦證關係,反而可以擴大並深化教育工作者的祝野,更縝密地探索與審視建構者在文化脈絡中創塑意義的複雜歷程(如關注學習者的經驗與需求,文化的期望與合理性),對學習與教學提出洞見而非規範性的看法,積極開發建構者與世界互動的可能性。
關鍵字:建構論、兒童發展、創塑意義、皮亞傑、維高斯基